《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读书笔记

说明:这本书算是一本讲述科学的进步方法的畅销类图书,作为入门书,深度不足,与此书类似的是《异类》。很久之前做了第一章的详细读书笔记,详细到将这本书的非核心观点和案例都做了总结,现在总结后面的部分,但是只保留核心观点,如此就导致这篇读书笔记显得头重脚轻了。

说明2:以后还要以深度理解力需求的图书为主,这种畅销类图书,真的只值得快速阅读,核心观点,应该从更严谨的书籍中获得,这种畅销类图书,无法给出系统的某一观点的知识体系。

——————–

本书核心观点:(1)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就是刻意练习理论,也是精深练习理论。(2)出身好坏无所谓,后天的持续进步最重要。(2)精深练习的核心:设置合理目标,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从错误中学习(尝试——失败——学习);保持激情。(3)激情是刻意练习的推动力,就像渴望是习惯培养的推动力一样。

中文版序

作者在序中强调了三个方面,这也是这本书中要深入阐述的内容:

(1)成就来在于刻意练习,而非遗传。「人人都可以成为天才」

“遗传的作用小于你的想象。”

10000个小时法则,是由20世纪70年代的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他们认为所有的世界级专家(从作曲家、外科医生到足球运动员)都需经历10000小时(一般超过10年)的刻苦练习。

如果我们想最大化自身的潜能,所有人都需要精深的练习。

备注:才能不是上天所赐,而是来自于良好的成长环境、科学的学习思考方法。天生的才能主要是指需要刻意训练才能掌握的技能, 比如听力敏锐,嗅觉敏锐,对色彩敏感等等,所以天赋相当于缩短了一部分的刻苦练习时间,如果他们选择了与这些天赋相符的职业,他们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拥有 了先发优势。悲哀的是,孩子的特定天赋难以被发现,无法进一步培养以至于消失,天才的幼苗都回到了大众的统一起跑线上,父母的家庭教育和批量化的学校教育 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悲哀的是,对于大众而言,大多数的专业技能并不需要依附于天赋,后天的正确培养足以使人达到天才级别的高度。从这一角度来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天才。

(2)犯错不是错,它是信息。「从错误中学习」

“如果不成功,那就再试一次。”

“如果想变聪明,那就犯错。”

那些不敢冒险的人都无法发展他们的才能。

评论:错误就像困难,看待它们的角度,决定了它们的价值。用正确的方法对待错误,错误就是一笔财富,错误可以指引正确的方向,让我们更聪明。

(3)爱是礼物。「爱,激情,是进步的驱动力!」

爱和激情,是发展才能的原始燃料。是让人坚持上千小时做一件事情的推动力。

通往才能的道路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旅途,它涉及心智与心灵、理智与情感。

评论:爱是刻意练习的最大推动力。我想起了《习惯的力量》书中谈到习惯培养的推动力量——渴望,与这儿所说的爱、情感,都是类似的东西。


第一部分 精深

第1章 冒牌哈佛

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哈佛图书馆训言

这一章要回答的问题是:那些落后的地方,怎样能像哈佛大学那样培养出足够多的优秀人才的。即各种领域的人才温床的相同点是什么?

  • 世界各地的人才温床:——精深练习!
  • 莫斯科的一个破旧网球场,为何能够培养众多网球明星
  • 得克萨斯州的录音棚
  • 纽约破败的音乐学院
  • 加勒比海的小岛,如何输出众多的棒球明星
  • 巴西水泥操场的足球训练,如何培养了控球技术一流的巴西足球明星。

答案就是:不是基因和环境,而是科学的训练方法,也就是本文所说的精深练习!

精深练习的核心:朝着目标挣扎前进,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犯错并及时纠正。「(1)设置的目标要合理:目标要略高于当前的能力,“跳一跳,够得着”,很高的 目标需要不断分解,避免盲目受挫;(2)训练不能在“舒适区”中,而是要在“挑战区”或“学习区”中,因为不舒适,所以需要放慢节奏,不断练习以求精进; (3)从错误中学习,不断反馈」

我们一直在寻找可以不劳而获的捷径,这绝对是一种糟糕透顶的学习方法。

那些看起来像是障碍的东西,长期来看,其实是有价值的。

精深练习理论,说明人才的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可以通过练习获得。

正视错误的价值:精深练习强调通过犯错和纠正来转化为新的技能,这有悖于传统观念中“避免犯错”的忠告,错误是有价值的,不犯错误的练习意味着我们陷入了“舒适区”而止步不前,重要的不是避免犯错,而是从错误中快速学习,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设置合理的练习目标:在精深练习中,设置合理的目标很重要,类似于不断对肌肉“微创伤“,刺激恢复和更加强壮,避免剧烈创伤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1. 美国空军的飞行训练器

初期,优秀飞行员是天生的,不是后天培养的,所以选拔也是基于这一假设。但是在糟糕的天气中,优秀飞行员的死亡率居高不下,不得不寻找更好的飞行培训方法。

林克喜欢飞行,为了改良飞行员培训方法,自行设计了一种林克飞行器,但是一直被视为娱乐设备。最终空军走投无路,寻求帮助,惊奇的发现林克本人居然能够在极端恶劣天气下,借助于仪表盘的参数安全飞行。最终决定采购林克飞行器训练飞行员。

林克飞行器之所有有效,是因为它可以让飞行员的练习更深入,不断试错和纠正,做高难度的动作。通过林克飞行器训练的飞行员,比那些天生的优秀飞行员更聪明,更勇敢,因为林克飞行器可以让他们精深练习。

书中提到了一个林克飞行器被二战前夕的日本和德国购买,帮助后者培养了众多训练有素的飞行员。

2. 巴西队的秘密武器

克里夫德因为足球比赛受伤而无法踢球,考察巴西国家的足球训练,寻找“为何巴西生产国际足球巨星”。

高效的训练中心,超长的训练时间,对摆脱贫穷的渴望,都很重要,但是不足以创造与众不同的足球明星。

克里夫德最终发现,巴西足球绝技的来源是Futasl,室内五人制足球,这就是体育界的林克训练器。

原 因是:(1)室内五人制足球,让足球球员接触球的机会远高于普通足球运动员(6倍),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训练机会,就像使用飞行训练器可以获得更多的训练机 会。(2)五人制足球使用更小、更重且没有弹性的球,同时场地更小,这都训练了巴西球员精准的控球能力,同时让巴西球员完全不在乎对方逼得多近「这是五人 制足球的常态」。

克里夫德在世界12个国家设置了基于五人制足球的巴西足球学校,将五人制足球作为核心,训练毫无足球天赋的孩子,最终战胜同年龄的国际队,并为英格兰国家队输出了著名后卫。

心得:一个毫无天赋的少年,能够在克里夫德这种伯乐的帮助下,成为国家队成员,所以在少年没有这一意识之前,伯乐的引导是主观重要的。

第2章 才能细胞

我一直认为,除了傻子,人在智力上差异不大,不同的知识热情和努力。————达尔文

这一章的核心是,大脑的可塑性,是刻意练习的力量基础

从神经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反复的刻意练习的目的,是促进髓鞘质的生长,构建更强的神经回路,从而增强相应技能。

我们通过锻炼使肌肉更强壮,我们同样可以精深练习使大脑中的技能回路更敏捷和准确。

优秀是一种习惯。——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本章从几个角度分析了,所谓的天才背后都有我们看不见的“刻意练习”过程,典型的例子包括老虎伍兹,丁俊晖,勃朗特姐妹,滑板玩家,米开朗基罗。我们所有人都遵循刻意练习过程。

刻意练习的秘诀:模块化「分拆,单独反复练习」,重复练习,尝试体会「时刻感知和意识到自己的练习进度」


第二部分 激情

激情是刻意练习的推动力。

一个现象:一次突破性的胜利,接着会涌现出大规模的人才井喷。不论是韩国的高尔夫球运动员,还是俄罗斯的网球运动员,还是4分钟跑完1英里被首次打破后也很快被很多人打破。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身边的榜样可以点燃人们进步的激情,这也解释了人才温床的扎堆现象。

例子:库拉索岛的集体棒球练习热潮。KIPP学校系统


第三部分 伯乐

本章要回答的问题是:作为一名伯乐,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刻意练习?

答案:给出频繁的、准确的信息反馈

教师的四大优势:知识矩阵(全面的知识体系),洞察力,简明的指示,气质和诚信。

例子:陈忠和和中国女排,菲尔普斯


后记

日本丰田的精细生产模式(Kaizen战略),也可以视为是商业版本的”刻意练习“过程,因为Kaizen战略就是发现并改进小毛病的过程。

那些看起来难以掌握的技能,不需要害怕,它们的共同点是“无它,唯手熟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