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知识投资,收益最佳。——本杰明 富兰克林
如果你想比大众拥有更好的表现,行事就必须有异于大众。——约翰 邓普顿。
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
邓普顿被《福布斯》评价为“全球投资之父”及“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本书作者是邓普顿的侄孙女,介绍了邓普顿的投资生涯中的重要经历,阐述了著名的“极度悲观点”理念的基本原理和投资原则,如何寻找各种投资市场中的“低价股”。
“极度悲观点”原则,是一种逆向投资法则,通过投资“低价股”,即市场价格远远低于价值的股票,从而获得超额利润。这一投资理念要求投资者保持头脑清醒,利用大众的情绪,从全球寻找“低价股”,分散投资降低风险,根据定量原理而非定性原理选股,能经受住黑天鹅事件的冲击。
用邓普顿的一句话总结他的投资理念:牛市在悲观中诞生, 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兴奋中死亡。最悲观的时刻正是买进的最佳时机,最乐观的时刻正是卖出的最佳时机。这和另外一位著名的价值投资者巴菲特时多么相似,“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本书各章介绍了他的重要投资案例,比如如何在二战期间获得第一桶金(第一章),如何从日本市场(第四章)、韩国市场(第八章)和中国市场(第十章)中寻找低价股,如何从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第六章)、911事件(第七章,第九章)中获得巨大收益。
知易行难,获得巨大的投资成就需要的不是简单的“逆向投资”或者“最悲观时买入,最乐观时卖出”,还需要耐心、深入研究细节、独立思考等。第八章邓普顿投资韩国市场时,在极度悲观点买入,需要很大的耐心等待,同时还要承受别人的嘲笑,才可能获得别人惊叹的收益。 甚至于找准了极端悲观点,也未必能获得我们预期的利润,就像第一章邓普顿投资因二战而业绩大增的铁路运输公司那样,了解政府在以往战争中的行为方式才能找到真正的便宜货。
我读本文,就在想一个问题:何来这些极度悲观点?
可以源于天灾人祸等难以预测的事情,比如911恐怖袭击,俄罗斯债务违约,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破产,古巴导弹危机,肯尼迪总统遇刺;还可以源于经济体成熟过程中的快速致富机会,比如中国、日本和韩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还可以源于经济体的缺陷和经济周期波动,比如亚洲金融危机(书中给出了两个解释角度),2000年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甚至08年经济危机。
这些事情,是好事还是坏事?
凡事都有两面性;突发事件可能导致大众恐慌从而造成损失,却是某些人的投资机会。就像这本书所强调的那样,波动是投资机会,别人的冲动和情绪化也是投资机会,熊市中投资者的表现才能代表他的投资水平。
在可预见的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后,我们可以遇到什么投资机会,能让我们使用价值投资的原则提早准备?期望天灾人祸和经济泡沫是小人之举,中国经济也不会重回10%的经济增速,但是肯定会发生的是经济系统的波动,这就带来周期性机会,顺势而为者同样大有可为。
经济危机是经济波动的极端表现,反映的是经济系统的极端失衡;经济波动就像利率的不断升降,企业的周期性扩张和收缩。
寻找投资机会,首先就要研究经济系统,掌握经济规律。
经济是一部机器,具有规律性,就像本书所强调的:了解历史、发现规律和模式,这些模式会随着时间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期,相同的情景,相同的结果。
一个关于经济周期的重要资料,是“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视频版链接「youtube中文视频,腾讯中文视频」 ,文字版链接——小土刀),本视频使用经济周期的角度讨论经济规律,完整的展示了经济的不同周期。
关于经济周期的第二个资料,是英年早逝的南开大学校友周金涛,他从周期的角度去分析经济系统,得到了不少准确的预言,让人佩服;这也说明了经济规律研究的价值所在。
但是有一个消息——即可以是好消息,也可以是坏消息——经济机器中的重要参与者即人类的思维活动,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这样是索罗斯的《金融炼金术》一书所强调的“反身性理论”的本质——参与者的思考造成了经济系统的不确定性,我们并不能简单的把过去的规律套用在未来。
从简单的周期理论来讲,我们没办法踩准周期波峰和波谷,但是知道大趋势是什么,明确我们处于周期的哪一阶段,就足够指导投资理念。从一个系统的角度、长期的角度去分析社会现象和经济政策,我们才能避免被经济系统中的波动涟漪所吞噬。
从更复杂的角度看,要充分理解经济周期,还需要了解人性,人在经济系统中的思维过程。
此路任重道远,不过研究起来倒是有趣有用。
备注:查理芒格提醒我们要避免“锤子人思维”——在拿着锤子的人眼中,全世界都是钉子,本文也是我的锤子人思想的产物,因为我只读了基本和经济系统、经济周期、投资策略有关的书,于是就汇总了书中的几个核心观点,故有此文。参考文献为《宽客》、《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金融炼金术》
2017.02.18 tian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