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解释:
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按照自然规律去做事是没什么不能做成的。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求学问,要天天积累知识,才可以博大精深。悟道,要不断减去心灵的重负,才可以看清宇宙人生的真相。
在我看来,与“为学日益”相呼应的是“积累”二字,做学问知识越积累越多;而与“为道日损”相呼应的则是“方法”二字,不论是做学问还是个人提升和成长,方法越悟越透而逐渐融为一体,成为一套普适性的方法。
学习方法
以学习方法为例,从被动灌输转到主动学习和自我学习,快速高效的学习方法是什么模式?
《如何高效学习》一书提及了“费曼技巧”的策略,“将学习的问题拆解成一小块的知识点,逐个击破”,“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要学习的概念,类似于穷举,直到发现自己无法解释的小块知识点,然后再查资料掌握”。
《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介绍了高效阅读的方法,其核心环节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原文观点,从而确定自己的掌握程度。这其实和上面提及的“费曼技巧”异曲同工。
甚至每年一度的“火焰挑战赛”,也能发现“费曼技巧”的影子,因为该挑战的核心是“如何用11岁孩子能过理解的语言解释复杂的科学现象”,比如“什么是火焰”,“什么是颜色”等。
“费曼技巧”具有如此的普遍性,这就是“方法论铸就神奇”的意义。
习惯的力量
关于习惯,本事就可以单独写成一篇博文甚至写成一个系列。这儿强调的是同样是“习惯的力量”在各个方面的普遍性和通用性。
如何保持健康的身材,需要控制饮食和加强锻炼,这儿需要习惯驱动。
如何高效的学习、阅读和思考,“费曼技巧”本身就是很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如何保持生活和工作井井有条,需要时间管理和任务管理相关的习惯。
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批评性和以问题为驱动的思维习惯。
以上说的是好习惯,坏习惯呢?
“习得性无助”,环境赋予我们的安份守己,这是一种习惯。
懒惰、安于现状和不愿逃离舒适区,这是一种习惯。
别人得寸进尺,我们步步后退,自由慢慢沦丧,这是一种习惯。
好坏习惯,都是让我们以无意识的状态沿着最小阻力线去行动,这同样体现了我们的懒惰本性。(换言之,懒惰未必是坏事,这是一种设定于我们人类身上的自动化程序。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意识到这种懒惰的存在。)
以上的习惯,很难“独善其身”,因为习惯的普适性,我们培养了一个好的习惯,就会“以点带面”的影响到方方面面的习惯,进而更全面的提升自己;反之则会慢慢摧毁我们。
one more thing, 善良也是如此。
积极主动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的第一个习惯是“积极主动”,《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途》的第一章是“自律”,我认为这绝非是一个巧合。
积极主动意味着主观能动性,意味着责任,积极主动就是自我驱动型成长的最好燃料。
从消极被动到积极主动,一念之差,两个世界,两种人生。
拥有了积极主动,我们就会寻找方法、自我学习、培养习惯、阅读以增进知识、相信“一万小时理论”和“刻意练习”的意义、开始开启心智,开启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
积极主动自然是普适的,积极主动意味着一切。
何为天才?
何为天才,天才就是用高效正确的“方法”提升自己,远远把我们抛在身后,我们望尘莫及,他们就成了我们眼中不可企及的天才。
所以,每个人都是天才,或者都会成为天才,重要的是方法,而不是出身。
每个人都有无穷的进步潜力,而真正教育的目的正在于此。
2015年03月22日 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