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2020年第二季度总结,平时使用drafts软件收集相关内容,六月底七月初整理更新并发布本文。
没有变化的流程是最好的,提醒自己别折腾,除非真的值得改变。
我发现 苹果自带的 待办事项 app,已经很好用了, 可以自动识别日期(todoist的主动功能之一),也有提醒(免费的todoist不支持提醒),分组等。所以我删掉了todoist(专业版到期了没有续费)和sorted3(优点和缺点都比较突出)。我还是用最简单的任务管理软件—苹果 提醒事项。
workflowy的两个新功能,一个是#template模板功能,二是可以将特定items转变成trello效果,看起来都非常棒,但是我还没有测试第二个功能,因为我用现在的线形列表非常舒服,一直没有用好trello,也没有必要非要在workflowy中折腾出trello的效果。
2010.6.18 购买drafts软件订阅,没有直接订阅一年,先订阅一个月13元,试试pro版本是否值得长期付费,如果必须用pro功能,我就改成按年订阅130元。 用这个软件有几年了,一直用的不太好,现在用手机多了,drafts用好了绝对是“整理和写作利器!”
工作电脑升级了win10系统,一切还是win7的的习惯和常用软件,没有特别之处。
六月份,买了iCloud 家庭同步,200g同步空间,和家人同步共享相簿。
借着人月神话的博客,我要反思一下自己这几个月的写作情况,不能总是告诉自己“我写的都是很长的读书笔记,所以更新慢也无妨”。这不应该是阻碍形成固定写作习惯的理由! 我mweb中积压了大量的草稿,是该好好想想,我的博客更新习惯了!
做一件事情形成连续性,并且不要轻易去打破这种连续性,这样我们才能工作到长期坚持。一个习惯之所以能够称之为习惯,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这种行为特征具备连续性,同时这种连续性体现出规律特性。
拿写作来举例,你可以是写作日更,也可以是隔日更新,还可以是每周确保更新三篇,这些方式都可以,都能够养成连续性。但是唯一不能做的就是自己给自己找借口,打破了这种规律。 比如隔日更新变成了好几天不更新,或者是每周计划更新的四篇文章放到一天去仓促更新和发布,这些都是对连续性极大的破坏。
做任何一件事,越是固定,越是规律,那么这种行为越体现出习惯性特征,否则就能够形成长期持续产出。
2020.7.15 家中,手机draft整理,ipad上复制wordpress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