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验也蛮有趣的,一方面是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另一方面是发现众所周知的规律居然是错误的真是让人笑出泪来啊。
材料一直达不到预期的机械性能,很是无语,但是还是继续向后做,先绕过去再说。
之前一直手动搅拌混合,材料断裂面有肉眼可见的气泡,粘度太高导致真空脱泡效果不佳,加了脱泡机倒是有不错的视觉效果,后来发现了高大上的“混合脱泡机”,既能提高混合的均匀性,又能帮我去掉气泡,简直太棒了!
于是放弃真空脱泡,放弃添加脱泡机,使用混合脱泡机代替,这么做了十天了。
今天想要研究一下某一种组分的影响,得到了透明的混合液,混合脱泡机处理后,倒入磨具,倾倒的时候仔细观察发现混合液有无数的小气泡存在,瞬间我就被冻住了!
Are you kidding me?
正好有显微镜,我就观察了一下,果然有非常非常多的微小气泡存在。
混合脱泡机居然没有起到脱泡效果,搅拌均匀的代价是产生了大量的气泡!
我真的笑了,这是在逗我呢。
于是我就想到了“老板,鱼香肉丝中没有鱼!”之类的笑话
于是我就想到,我以上的好多推导,很有可能也是建立在错误的前提之上,真是让人不安啊。
于是我就放弃之前的研究计划,转而去分析怎么脱泡了,然后大体有了最优脱泡方法,貌似也能部分或全部解决“ 材料一直达不到预期的机械性能”的问题。
今天能够关注气泡,可能受到了刚刚看到一个youtube视频的启发,所看视频介绍压缩强度的测试操作,视频中强调除净材料中的气泡,有助于提高压缩强度,我还将这个提示记录到了笔记中。
我由此想到了《思考力》一书中所说的两种解决问题的行动:目标导向型和好奇心导向型(如下图所示),后者看似绕了弯路效率不高,实则更能解决问题,反倒是“指哪儿打哪儿,一味往前冲“的急行军模式,很有可能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挫了锐气,让人一蹶不振。
注:图片来自《思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