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读书情况

在谈读书之前,需要说一下阅读的几个态度和感悟问题:
1. 书不在多,重在学到多少东西,更不在于攀比读书量。很多时候,我们读书,只是在快速的更新自己和发现自己,更新自己的落后观念,追赶时代进步,追赶别人的丰富经历,让自己获得一个人独处却不感觉到孤单的感觉,这就是建设自己精神世界的意义所在,一个人,却可以思考一个世界,而不为那现实中的一点点关注目光的有无增减而喜怒哀乐。
2. 我分享我的读书情况,未必是一个好的动机,或者只是自己骄横和追求关注的一个征兆,当然也可以看成是对自己的一个奖励。我们期望获得“赞“,本身就是人性的一个弱点,只要不要被控制,也无可厚非。除此之外,我相信这个分享,终究还是有意义的。
3. 读书需要广度,更需要深度,所以就需要挑选值得反复阅读的几本书。吴伯凡说,大部分的人的阅读能力其实是停留在小学六年级的水平,只不过对于这种不可量化的能力,大部分人都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已经本科毕业了。对于读不懂的文字,我们都是喜欢直接跳过,而不是反复读透,不愿把读书搞得这么累。对我而言,如此警醒来的颇为及时,读书不再读,而在深。
4. 这学期初,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把《少有人走的路》重新阅读一遍,尤其是第二部分,只因为新年前后重读第二部分,发现完全是一种陌生感和新鲜感,不敢承认之前我读完了这本书,这或许也是我一直磕磕绊绊的原因吧。 所以,我学期没有给自己制定一个广泛的阅读计划,只是将这本书读透就好了,每天背在书包中,想起来的时候读两句。当然看来,也还是不知不觉超额完成了一个月一本书的任务,一则新年前后有时间,二则看到好书总是想一口气读完。
==========================================================
以下是2014年上半年阅读的几本书,没有按照时间排序。
1. 重读《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途》的第二部分,“爱”。
我模仿一句得瑟的话造一句得瑟的话——“以多数人对爱情的理解程度之低,他们根本就不配去拥有真正的幸福”。如果你想要拥有真正的爱情,此书必读。当然我这是得瑟了,我没有多少正资本去说这些话的。
2. 《习惯的力量》
一周时间读完,这本书值得每个人去阅读,我极力推荐(这本书是今年最推荐的一本书),对于一个致力于提升自己的人来说,“习惯”就是我们改变自己的最好力量。在读这本书之前,如果你能够培养一个习惯并坚持半年或一年,或许你会对本书有更深的领悟,也自然能够将更多的生活方式的调整,用习惯培养的模式去完成。
”习惯是改变自己、组织和社会的力量”,这就是这本书的主题。目前读来,最大的收获在第一部分中,即理解习惯的科学机制,从而更好的调整自己的习惯,进而改变自己。很多事情我们不做,不是因为我们不想做,而是因为我们懒惰,这是人之本性,因此如何选择“最小阻力线”,就是至关重要的,培养习惯也是如此,推倒重来培养的习惯总是难以坚持,但是如果按照这本书的方法去调整,相信大家会建立一个好习惯,然后以点带面提升自己。
而第二部分“组织中的习惯”中,核心习惯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不论是对个人还是组织来说,一个重要的习惯,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带动其整体的进步。

    多说一句,就是自由意志,一种掌握和控制自己的命运的生活方式,一如《少有人走的路》的第一部分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第一个习惯。
3. 《股票作手回忆录》
这本书,是一本股市操作的经典之作,经典到什么程度,就是不论经济变化如何,不论股市规则怎么变化,这本书永远也不会过时,原因就在于,这是一本不断的认识自己和剖析人性的一本书,具体的投资方式也是价值投资理念和人性的把握,所以其方法可以独立于具体的经济结构和企业性质。一句话,股市见人心,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股票操作获得对自己的更深入的理解,对人性更深入的把握,无疑是最好不过的了。

4. 《不说,就真的来不及了:纽约客的临终遗言》

      集中用了两个晚上就把这本书读完了,或许爱(不止是爱情)是永远能够催人深思的主题,作者也重点从这一个角度去选择了材料,一本书,满满的都是爱的伟大和爱的委屈。一个人成长,一靠自己的不断挫折,二就是去听别人的忠告或者建议了(这也是我推荐冬吴的最基本原因),而即将离开人世的他们无意最有发言权。他们的故事,会告诉我们,爱的价值。
当然,网上有人质疑这本书的真实性,从读书目的的角度来说,这种以批判为目的的方式,是不推荐的,如果你陷入了对本书真实性的论战中,那就舍本逐末了。
5. 《三体——黑暗森林》和《三体——死神永生》
之前只读完了《三体》的第一部,这学期拿出来一些时间把第二部和第三部也读完了,宏大/震撼,无以复加。很多书,我不会让我的子女像我这样遗憾,到现在快要奔三了才读到的,这本书就是不会成为遗憾的一本。
当然这本书的另一个价值,就是提醒我,我其实最应该去读的是《如何阅读一本书》,我自知这本书我是囫囵吞枣的看着刺激的情节读完的,其中任何需要深思的地方,需要费脑筋的地方,我都是懒惰的忽略了,“无非就是讲个故事”,我不小心就把这本书糟蹋了。
当然要感谢张鹏了,虽然之前他极力推荐我看,我却遗憾没有看。
6. 《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
有人要大吃一惊,我会看这张书了。
对于爱这一话题,我还是保持沉默和低调比较好,所以我就不评价了。

7.《嫌疑人X的献身》
和《三体》一样,这些非“成功学”“心灵鸡汤“类的书,我好像都是以一种低级消遣的态度读完,然后“哇塞,这个有趣,给我未来的孩子准备着”,然后就不会去读第二遍了。
8. 《基督的最后救赎》

9. 《人脉关系课》
这本书不错,一则让我知道,那些真正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是什么,我是不是在西化知识和西方文明中走的太远了;二则本书的内容也是对自己的警醒,曾经自诩不需要去学那些所谓的技巧而只用“老实”“诚心”对待每一个人,现在看来是有点可笑了,这远远不能成为人际关系的核心方法,而只是第一步而已。
当然读这本书,也是因为某一些事情的触动,针对性的读书,读能够回答当时疑惑的书,这算是一点点选择上的感悟吧。
10. 《跑步圣经》
    本打算六月份读一下《瓦尔登湖》的,只是因为正好处于增进跑步的阶段,于是就以这本《跑步圣经》作为睡前读物了。这本书和之前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是两个套路,但是都可以成为跑步新生的入门读物。《跑步圣经》中对跑步的价值的分析,会让一个没有长期跑步的人感觉不可思议,但是如果你起跑了,坚持了,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多好的运动啊,不单是身体上的健康,更是心理上的成长,这是一个不需要和别人比赛的运动,但其实这是最好的比赛,因为从一开始,我就就是和那个安于现状的自己在比赛,没有这个更值得去做了。

而且有很多现实的价值,比如热身、饮食等注意事项。

2014年7月2日19:35:22,南开大学,蒙民伟楼217
抛砖引玉,好书好需自己读,自己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