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家三口定居苏州的第一个完整年份,也是入职新公司的第一个完整年份。
2023年的大事记:儿子开始上私立幼儿园,一家三口去海口旅游,父亲生病做手术,工作步入正轨。
家庭
儿子转眼三岁,23年开始上私立幼儿园,选择幼儿园也是一段曲折的故事。第一家性价比很高的私立私立幼儿园,没有给我们入学机会;第二家私立幼儿园,同样把我们淘汰,原因都是类似的,我儿子之前没有上过托班,校园参观时表现不佳,绘本课上只顾自己玩,完全没有坐在小板凳上听课。因为老师说过只要参观就有名额,我事后还想争取一下,被我老婆diss,不要这么贱;最后选择了再贵一些的私立幼儿园,虽然价格贵,但半年过去,真的是非常棒!能明显看出来,老师倾注了很多的心血,发自内心的照顾小孩。真的是服务质量和费用是正相关的啊。
健康方面,儿子发烧大约三次,其中一次是季节性鼻炎,咳嗽一两周去儿童医院检查,大夫说是鼻炎,我还嗤之以鼻,心想怎么可能呢。也没用好好吃药,过了两周没好,挂了一个专家号,专家也说是鼻炎,老老实实吃药,大约两周后就彻底好了。真的是啪啪打脸,书看多了就什么都不信的节奏,非要“一致性检验”才行。
按照我老婆的说法,我儿子发烧,都是因为我先感冒发烧(虽然逻辑上可能只是时间顺序,但是我也没办法反驳)。我的几次发烧,事后看都是过度劳累没有及时休息所致,比如出差做红眼航班,回来继续上班(卷自己啊)。儿子最严重一次是去年秋冬换季,咳嗽一周多,医院诊断说是支原体肺炎,因为比较轻微,暂时只是支原体阴性,输了三次阿奇霉素,才彻底好转。
另外我父亲今年查出食道癌,耽误了几个月,没办法保守治疗,只能做放疗和手术治疗,后续定期复查,希望能一切好转,能够安享晚年。在这期间,体会到兄弟姐妹的作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就是山东老人说的“幼儿防老”吧。
爱情
夫妻关系上,23年有几次和老婆吵架,原因有大有小,因为钱(比如送儿子去上什么样的幼儿园),因为没有分担带娃,因为加班,因为不够尊重(比如有时候发给我的东西我没看),因为聊天时的一些观点分歧等。
每次吵架,经常都是老婆很快就“消化完”负面情绪,而我却经常让自己陷在“负面情绪”之中难以自拔,我发现这是我的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容易陷入负面情绪之中。
23年最严重的一次,应该也是结婚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冷战,是4月份,因为给儿子选择什么样的幼儿园,和我留下多少零花钱的问题,我的“穷病“(第二个明显的缺点)发作,导致吵架和随后长达一周的冷战。
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解释,冷战就像怄气,是发泄愤怒情绪的一种方法,将愤怒情绪缓慢得释放掉,而不是瞬间释放。但是我冷战之长,或者说释放掉负面情绪所需的时间之长,我事后每次想起来都感到惊讶。因为长时间的冷战,可以推测会导致夫妻关系进一步的劣化甚至最终走向离婚。
年底和老婆谈到这次吵架和我的”惊魂未定“,她居然已经忘得一干二净。我得到的教训就是,吵架时有多强势,事后看就有多愚蠢,那一时的强势,放在更长时间尺度下都是没有必要的。
工作
今年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亲自跑完一个完整的NPD新产品开发流程,今年作为PL做了三个项目,一个stop,一个close,一个ongoing要转到24年3月launch,写该总结时,已经马上就看到launch了,用我同事的话说,马上就要见证自己的产品宝宝诞生了,这是每一个Product Developer的梦想,也是results-oriented的体现。
作为PD,今年(主动)做了一些TD方面的研究,不然总觉得问题没有挖到根上,但也要反思priority是否合理,至少不能耽误核心的PD工作。
技能提升方面,公司支持我报名学习DFSS(design for six sigma)课程,平均每周6小时,学了大约半年时间;老师是之前学习DMAIC的老师,非常好;可惜我工作上一直没有实践起来,就当知识储备了。2024年,我计划结合实验中的老化数据,把可靠性验证的知识点总结一下。
一些反省点:PL role, priority,单打独斗vs团队协作,情绪控制(避免玻璃心),ego,多用巧劲而非蛮干。
不断的追问自己:我的优势是什么?我的劣势是什么?我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工作总结和工作反省的细节,这儿就不展开了。
阅读和写作
之前已经发布了阅读总结,详见:2023年阅读总结 – Zero的成长日志
只要每天拿出一点点时间,周末再腾出一两块时间,一个月读完一本书都是轻松的事情。在阅读上感受“日积月累”的力量。
《five dysfunctions of a tem》(团队发展的五大障碍〉是23年读得最好的一本书,关于职场和团队合作。另外也提醒自己,不要尝试用这个理论去“套”别人,而是要用来提醒和改正自己。
写作方面,只有一半的图书整理了读书笔记,24年反刍未整理笔记的图书;23年也反刍了一些22年阅读的图书,比如《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how to fail at almost everything and still win big》。
除了阅读笔记的写作,还整理了8篇DFSS学习笔记,大约8篇读书笔记,几篇工作思考,没有写过生活感触。
效率
同样已经总结:2023年效率和流程总结 – Zero的成长日志
企业讲流程,个人也要讲流程,自动化运行,才能腾出精力做别的事情。
效率的背后,就是对应的工具,今年购买的几个大件,比如bose QC 45 和AirPods pro2(两个有些重复了),4K显示器,每天都用服务于效率和结果;电脑升降台虽然不算大件,但是是从无到有的尝试,也值得记录,站立学习确实更灵活。
读书方法上,纸质书(主要是从书香园区节约),电子书(微信读书)为主。
英语
领导提醒过,最好的提高英语(口语)的办法,就是多参加英语电话会议,在工作中提高。
除此之外,我自己购买了“每日英语听力”永久会员,在上面听点简单的小说等;
23年上半年花了几个月时间,逐字逐句听“4周掌握英语听力和口语技巧”的mp3合集,实践下来才知道,哪是4周能搞定,4个月都不止;而且几个月之后,之前逐字逐句听写下来的内容,当时听不懂的依然听不懂,所以还需要再反复练习,可惜下半年又没有系统重复,后面还要重新计划。
23年下半年还报名了一个“英语训练营”,看介绍很好,本以为是刚开营,结果是半路上车,而且是跟着一起学新闻之类的内容,目标是提高听力词汇量,方法论看起来很好,但是投入太多,效率不足,所以就退出了。
所以提高英语,还是要靠自己制定计划并认真执行,不追求方法是否是最好的,坚持才是最重要的。
运动健康
运动健康方面,2023年在苏州重启跑步,基于nike running软件的统计,跑了8次,总计50km,最后一次也是最长一次是23年12月的苏州阳山半程马拉松。2024年的目标是循序渐进,最终完成一次全程马拉松。
除了跑步,下半年开始重启“俯卧撑”习惯训练,但是没有形成每日习惯,只记录了60天。 2024年的目标是达到300天。
上半年参加了一些公司组织的每周一次的羽毛球活动,但是感觉运动量不够,又浪费较多时间,单纯从效果上看性价比不高。当然从同事关系看就是另外一个角度。
反省部分
关于认识自己,前面提到过两个缺点:容易陷入负面情绪(我有时候是个感情丰富的人?),穷病。如果再列举几个,就包括Ego,比如开车容易路怒(思考“基本归因错误”),不自觉的好为人师(讲如果自己做,应该123如何如何,但这样指手画脚可不好,工作真落到自己手上,可能做得更差)。
关于修心,在哔哩哔哩上看到一个纪录片《古道清凉》,讲述辽宁大悲寺行脚乞食的故事,看了前面四五集,大受触动,其中一个女施主要给和尚布施金钱,和尚说出家人不能摸金钱,而女施主没有其他东西可以布施,为此而落泪伤心。想到24年上半年在看的《被讨厌的勇气》,我们作为俗人,虽然不能达到出家人的境界,但是要明白金钱、他人(人际关系)对我们内心的困扰,并能适当脱离。
关于人性:23年5月重新租房,因为上一个租房合同一年到期,正好换到幼儿园附近小区;10月重新租房,是因为房东因为家庭原因决定不租了,我花了一周时间在小区内重新租房。两次租房交接,都有不少烦心事,细节不展开,只是感慨,房东都是自私自利的,房东和租户只是利益关系,不要指望房东交心,作为租户也不要主动交心,只限于金钱交易即可。老婆提醒我,这也是租房的必然代价。
关于换位思考:还有一件事情,一直认为自己的经历就是对的,年底我给大姐说,等侄女上大学,可以让她办理助学贷款,这样可以刺激她好好学习;结果被老婆批评一通,完全不会换位思考,女孩要多努力给经济支持,免得伤了自尊,对她成长不好。
关于不成熟:有一次我带孩子去奈尔宝玩,贝塔在海洋球区域被一个大孩子的海洋球无意打哭了,儿子哭着让我去找大孩子理论,大孩子嘴硬不愿意道歉,我就顺手捡起一个海洋球扔到他头上,结果他又找他爸爸,我自然被他爸爸批评,”你一大人怎么还打小孩呢,你是不是应该给我儿子道歉”,我才意识到我low了,居然和小孩子吵架,虽然说明我“护子心切”,但明显显得自己太不成熟和大气了。
2024-3-26 tesa morning整理,基于ChatGPT给出的框架,整理我的workflowy内容;
2024-3-31, 4-2 更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