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理念:
- 对于已经自成体系的流程,除非有重大收益,尽量保持不变。
- 效率和流程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转化成生产力!
工作相关
因为工作电脑不能安装自己喜欢的效率软件,所以”戴着镣铐跳舞“。能找到替代方案,就用替代方案,没有就接受现状,聚焦产出。
比如不能安装剪切板增强软件ditto,就用windows自带的“剪切板历史记录”功能,快捷键Win+V。
大部分的工作都围绕office完成,所以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是,用好office办公软件,比如如何在outlook中快速搜索邮件,比如如何用onenote做好项目知识管理。
今年固定的流程是,使用纸质试验记录本记录每周、每天的to-do-list;使用Onenote记录每月关键目标,以及每天做了啥。
阅读和写作
使用软件或平台:“阅读记录”app,「书香园区」借阅平台,Mweb pro 笔记软件。
阅读和整理读书笔记的大概流程:
- 使用苏州工业园区图书馆的“书香园区”网上借阅软件,借阅纸质书,直接送到附近的自提书柜;
- 使用“阅读笔记”app记录“阅读时长”和阅读摘抄;
- 一边阅读,一边整理摘抄;
- 读完一两章,就从头快速回顾摘抄,必要时翻阅原书,同时使用Mweb整理读书笔记。
- 读完全书,整理发布读书笔记。
今年读的大部分都是纸质书,所以放弃了PDF Expert,MarginNote这些软件。
ChatGPT
学习prompt提示词工程,平时有意识的使用ChatGPT服务,真是个好东西啊。
ChatGPT就是今年最重要的效率软件啊。
专门参加苏州大学夜校,花钱快速开启ChatGPT入门。
笔记软件和笔记管理方法论
笔记软件:
- 尝试过一段时间Logseq,还是放弃
- 尝试Obisdian大约一个月,最大的优势是丰富的插件,但是也让我花了很多时间折腾。
- 最后还是回归大道至简、核心功能一个不少的Mweb Pro的怀抱;给开发者点赞!
笔记管理方法论:PARA
- project:当前进行中的项目,关键是明确项目和领域Area的区别,项目是可以完成的、有截止日期的任务集合(has deadline, actionable item)。
- area:领域,与个人角色、职责相关,比如家庭教育。可以从领域中提炼出项目。(has no deadline, related with role and responsibility)
- Resource:资源,相当于资料库
- Archive:完成的项目,暂时放弃的研究资料等。
我用PARA重新梳理我的Mweb笔记,以及手机备忘录,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分类理念。
2024年购买的硬件和软件,提高幸福感
1月份从咸鱼淘了一个ipad的原装键盘,真香啊,后悔买晚了,能够媲美电脑打字速度的ipad,才是生产力工具啊。
499元购买三次家庭保洁服务(每次4小时),这是花钱save time和make me happier的例子。但是清洁效果只能维持一两天,这样看起来就不行了;25年我应该不会再买了。
为了清洁,研究自动运行的扫地拖地机器人,和手动的洗地机;对比海尔和添可的洗地机,9月底购买了老家的海尔G700,可惜产品还比较初级,明显还需要迭代,说实话有些后悔;12月底买了一台二手的云鲸J3自动扫地机器人(自动上下水,自动洗拖布),感觉更好一些,继续体验中。
7月,请亲戚从香港代购一台apple tv,拔草了,我自己花了不少时间折腾,研究如何连接我的联想NAS,如何使用Netflix和Disney;但是家人用起来就没有这么轻松了。总之不好不坏,电视用得比较少,希望25年搭配Mac有更好的使用场景。
买了一个欧司朗的护眼阅读灯,方便孩子看ipad,看书,体验不错,对于儿童来说这就是必需品。
2014年的Macbook Pro已经不堪再用,虽然几年前升级内存到16G焕发了第二春;今年年中卸载所有非必需软件并升级系统,但还是不行;2024年12月购买最新发布的Mac Mini M4乞丐版(16G+256G),重新回归mac的怀抱。
其他
购买稍后阅读软件cubox一年会员,没有用起来;
落灰一两年的海信墨水屏手机A5 pro,闲鱼二手处理掉了。
GTD没有重新搭建起来,还是之前的操作;购买一年“滴答清单”,依然没有用好;
英语方面,没有什么更新,今年购买一个线上英语训练营,发现不是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放弃。
购买一个微信公众号服务,一键转存微信文章到Onenote;
继续使用“小日常”软件做习惯跟踪记录;
2025年效率和流程计划
用好mac mini
养成时间记录的习惯
建立阅读英文纸质书,同时增加词汇量的流程;
2024-12-29 24年的第一个年度总结,花费大约1h,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