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阅读总结

  • 曾国藩:阅读要有日日不断之功
  • “知识要转化成生产力最重要”
  • 知行合一,阅读是“知”,后面要有”行“

阅读主题

2024年,一共读了15本书,事后整理,可以归纳到三个主题:人物传记,企业和社会的运行方式,方法论和思维方式。

第一个是人物自传,包括《三双鞋》《鞋狗》《我看见的世界》《创新公司》,通过人生故事和商业案例,传递精神力量,要比单纯的说教更能打动人。这些传记又都和商业社会有关。
第二个主题是社会与商业观察,比如介绍营销的《卖货真相》,介绍社会悲剧或陷阱的《深蓝的故事》,强调企业文化的《创新公司》和《三双鞋》,介绍团队管理的《一分钟经理人》和《示人以真》
第三个主题是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包括《敏捷革命》、《ChatGPT进阶:提示词工程入门》、《逻辑新引》,和介绍阿德勒心理学的《被讨厌的勇气》,强调思维方式的《效率人生》

2024年已读图书

记录今年读了哪些书,然后给出星级评价。

  • 中文书名《三双鞋:美捷步总裁谢家华自述》,英文书名《delivering happiness:A Path to Profits, Passion, and Purpose》
    本书是Zapos创始人、华人谢家华的自传,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特别是从小研究如何赚钱的趣事,有商业头脑的人确实从小就与众不同;最好的情节就是Zappos创业之旅,其中的挑战特别是临近破产时,谢家华的孤注一掷。
    本书同样介绍了Zappos的企业文化,如何真正的关注客户,从客户的角度思考。

  • 《深蓝的故事》——社会避雷必读
    一套共三本书,花了两周供14h,集中读完,酣畅淋漓,就像快速学习社会上的“失败案例”。
    读这本书,是践行查理芒格推崇的“逆向思维”——“如果知道我将死在哪里,我将永远不会去那里”。看书中的悲惨生活,避免犯错,才能过上平凡又幸福的生活。
    生活坎坷,有的是是原生家庭所致,有的是性格所致,有的是交友不慎,有的是人性的贪婪/懒惰,有的是涉毒(第三部分讲了很多涉毒的案件,真的是沾毒毁一生)。

  • 《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
    皮克斯创始人之一的自传,分享他的职业生涯,特别是如何将皮克斯打造成创新公司,如何塑造针对创新者的企业文化,很有收获。
    打造成功的皮克斯动画片的最重要启示是,伟大的公司的核心资产是人,但不是只会单打独斗的英雄员工(但这是前提,首先要能独立成事),更重要的是团队协作; 而高效团队协作的驱动力,就是企业文化,强调创新的企业文化。

  • 《敏捷革命》
    2024年学习敏捷,工作上参与一个敏捷项目,并参加scrum master培训,正好读本书了解更详细的知识。然后帮助我在工作中体会敏捷的实践。最大的感触是,敏捷是empirical,看书结合实践,才能真正领会敏捷的精髓并灵活运用。

  • 《ChatGPT进阶:提示词工程入门》
    在微信读书app上阅读,花了3hrs,学习了解如何使用prompt,最主要的功能都是自然语言处理相关的任务,这也是AI的强项。

    • 角色扮演:假设你是一位擅长DoE的产品开发工程师
    • 类比: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请用类比的方式),阐述**概念。
    • BROKE框架:background,role,objective,key results,evolve
    • let’s think step by step
    • 用上一次询问的答案,作为下一次询问的方法:比如先询问它做某个事情,要考虑哪些原则或步骤;然后再详细提出一个事情,并告诉它具体的原则和步骤。
  • 《被讨厌的勇气》
    一位日本心理学家写的心理学入门读物,介绍阿德勒心理学(也叫勇气心理学)的三个核心观点:

    • the world is simple(每个人都是带着不同的墨镜观察世界,
    • everyone can change (不要被出生、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所限制;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其中一个很棒的观点是“people fabricate anger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勇气心理学,强调每个人都有做出改变的勇气。)
    • everyone can find happiness

    阿德勒心理学强调“目的论”(每个行动背后都有特定的目的),而佛洛依德强调的是“决定论“(从过去寻找原因)。聚焦present purpose,而非past causes,更能帮助我们做出改变。

    Focus on the point Adler is making here when he refers to the self being determined not by our experiences themselves, but by the meaning we give them.不是我们的经历塑造了我们,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决定了我们是谁。
    Your life is not something that someone gives you, but something you choose yourself, and you are the one who decides how you live. 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你如何生活。你是自己的主人。

  • 《卖货真相》——了解营销知识
    作者小马宋,介绍营销的4P理论,这本书介绍的是其中的推广和品牌,了解商业社会的一些活动,蛮有意思。
    推广活动,包括了企业的marketing角色,不单纯是广告这些简单的行为。
    个人也有推广和品牌的概念。个人的优势是什么(品牌形象),个人的影响力在哪里,如何推广自己的影响力。
    书中的“寻找自己的”战场“”,强调的就是避免什么都做,而是聚焦自己的优势,企业和个人都如此。“鲨鱼是不会羡慕老鹰能吃到小鸡的,因为它知道自己没有翅膀。”

    我在《营销笔记》中强调了产品和定价的重要性,其实对绝大部分企业来说,产品没有太大差别,更重要的是渠道和推广能力。渠道和推广是卖货的关键所在。

    在确定战略方向的时候,你最不应该做的就是:什么都想要。
    一切巨人皆有弱点,这就是你可以获得优势的地方。商业世界,有趣的地方正在于此。

  • 《示人以真》——坦诚&真诚是最好的交往之道
    一本有趣的小书,通过一个寓言故事和故事分析,介绍咨询行业的“裸式咨询”,核心是向客户坦诚和示弱,不怕暴露自己的弱点和恐惧,从而赢得客户的尊敬和信任,有了信任,自然不怕没生意。
    信任也是“团队协作”的基石,换言之,《示人以真》是作者的另外一本书《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的前提,前者介绍如何建立信任,后者介绍信任如何一步步搭建高效能团队。
    裸式咨询,类似于公司强调的坦诚或Transparent;但坦诚并非容易做到的,要克服内心的恐惧,是让自己不舒服的坦诚(《关于说话的一切》的解释,平等关系的沟通,最重要的是让自己不舒服的坦诚)。
    这适用于各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局限于团队成员之间、公司和客户之间,甚至包括家庭成员。这几乎是所有沟通图书中必然要提及的要点。

  • 《Brief answers to the big questions》
    利用两个月的暑假晨读时间,啃完这本英文书,花了正好24小时。
    作者是霍金,介绍一些物理和社会层面的大问题,比如寿命、黑洞、AI、时间等。非常的锻炼理解力,顺便提高词汇量。

  • 《逻辑新引》,副标题:怎样辨别是非
    非常棒的逻辑入门图书,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形式,阐述逻辑领域的重要概念及其应用。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推理和推论的区别,推论是纯粹的方法论,不依赖于事实,只看形式上的逻辑性; 推理则是推论在具体话题或领域上的应用。
    作者反复强调,“推理要依靠逻辑规律,而非事实知识”。这也是方法论的意义,可以举一反三,即使不懂具体的领域知识,完全可以给予逻辑规律来识别出错误的内容。
    但我们的教育没有纯粹的逻辑训练,所以大姐都习惯于基于事实知识判断推论对不对,而不从推理层面去判断。这样就容易陷入误区。

    逻辑可以使我们的思想工具日趋完备和锋利。我们的思想工具日趋完备和锋利,我们的批评能力就可加强。这样一来,我们也许就不易被一切似是而非的推理所迷误。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到处充满着似是而非的推理,而且是时时不断地发生的。
    ——阿尔弗雷德·塔斯基(Alfred Tarski)

  • 《The Giver》
    一本面向美国青少年的反极权小说,我是用来练习英语阅读的,故事有些新意,构建了一个围绕memory receiver和giver的社会,每个人都是按照既定的角色行动,所有的情绪、记忆、颜色、感觉都被剥夺,只让Giver一个人承担,Giver就像一个宗教领袖,是所有超出既定秩序的最终裁决者。Giver会把所有的记忆和社会历史转递给successor即Receiver;如果successor放弃或自杀,传递的记忆就会被传递给社群所有人。Giver和Receiver的角色,就明显是社群的薄弱点,故事的发展也是如此。

  • 《鞋狗》
    耐克创始人菲尔的自传,介绍耐克公司的发展历史,从一开始做鬼冢虎的代理,到创建自己的品牌,分享公司成长过程中的挑战和危机,读得非常过瘾。

  • 《效率人生》
    关于选择、运气、资产、家庭教育等的图书,其实大道理(基本)都懂,重要的是执行;读此书就是一个刷新的过程吧。

  • 《一分钟经理人》
    分享一分钟管理理念: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赞扬、一分钟批评;这本书阐述了如何做,解释为什么有效。
    方法论,不仅可以用于团队,更可以用于自己;就像要定年度目标,做得好给自己赞美(不需要外部驱动),做得不好自己反省。
    就像德鲁克所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在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都要做好自我管理。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经理人,本书方法论非常适合自我管理——给自己设定目标,自我赞美,自我批评。

  • 《我看见的世界》
    人工智能教母李飞飞自传,介绍自己的成长家庭,特别是移民美国后的艰辛,父母全力支持自己的科研梦,高中老师成为她的成长路上的贵人和“第二父母”,而最大的篇幅是视觉领域和人工智能的研究发展,穿插介绍作者的职业经历,核心就是作者搭建了当时的大规模图像集ImageNet,帮助行业筛选算法,最后和古董算法“神经网路”互相成就,开启了人工智能的革命。

2024-10-29 初步梳理,用时50min
2025-1-1 阅读读书笔记,更新阅读总结,用时约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