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选择大于努力

上周末去挑家具,销售员说,我们现在买家具,比前几年合适太多了。因为17年前后正好是房地产高峰期,装修和家具市场也很火热,需求旺盛导致价格居高不下。17年初买房的时候,可以选择万科的家装升级包“美好家”,卖6万块钱,当时觉得有几个柜子显得空间压抑,所以没有选择。现在到交房的时候,选择了“美好家”升级包的买家大都后悔了,因为花同样的六万块钱,现在可以作出更好的家装。

我总结到,“选择大于努力”,销售员认同,并有点忧郁的说,“你看人有时候拼命工作一辈子,还不如做一个好选择赚得多”。

这让我想起了更多的“选择大于努力”的例子,值得在这儿汇总一下。

去年看了一本书,《轻松scrum之旅》,书中作者也说了这句话,源自他纠结是否换工作而换工作之后的感悟,旧单位工作压力大总是加班,新单位有更好的工作流程而避免了频繁的项目推倒重来和做无用功的现象。

其次就是最近的股市,15年股灾之后,上证综指长期徘徊在3000点左右,最近因为中美贸易等问题下探到2800点,甚至出现了千股同日下跌的壮观景象,估计下半年入市的大都是亏损状态。但是如果从更长期的角度看股市,或者看更宏观的经济,其实就是经济周期现象,问题就是在判断大致的经济波峰和波谷位置,然后在波谷时买入,波峰时卖出。当然波峰波谷也难以判断的话,其实就进一步“退化/简化”成小书《傻瓜式投资》读后感这本书的傻瓜式/被动式投资理念(50:50资产配置+每年进行一次再平衡)。

《三体》中存在降维攻击的概念,二维生物可以消灭三维生物,方法是将三维空间坍塌成二维空间。股市之外还有人生,工作,如果都能从更高的层次(high level)去选择,就可以避免在当下层次(low level)下的“费力不讨好”现象。这是一种“升维选择”,在三维世界看二维世界,就像人看地面上的蚂蚁,顿时觉得简单无比,如果我们思维时空生物能从更多的纬度看自己的世界,就会获得更快的技术进步,就像《星际穿越》电影中表达的那样。

 

当然了,“选择大于努力”,并不是说努力不重要,而是两条腿走路,既要立足当下好好努力,又要提高level做好选择。

 

2018.7.17 简单记录几个想法,2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