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EA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是:分析产品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故障及相关风险的有效工具。
FMEA包括系统FME,设计FMEA,过程FMEA。
- 系统FMEA:针对系统和子系统之间的系统风险和接口风险,以及和外部环境交互的风险进行一些分析。(如果我理解正确,产品就是系统FMEA中的一个”子系统“)
- DFMEA: 产品设计,如何不能发挥它该发货的功能?
- 顾客之声——顾客的失效反馈
- 功能树——产品功能的反面,都有哪些失效
- 系统FMEA
- PFMEA:人、机、料、法、环、测,如何造成过程是小?

为什么要在DMAIC的Analysis阶段使用FMEA?
答案:识别潜因(FM和FC),筛选要因(风险优先系数筛选),通过对过程的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过程FMEA的实施路径:
- Process Map (过程流程图)
- Potential FM and FE analysis
- Control Plans
- 验证改进控制
FMEA的步骤:

备注:“失效模式”针对步骤操作者,“可能效应”针对步骤的作用对象。
FMEA 12个过程步骤
- 1.列出过程步骤与功能
- 2.列出可能的失效模式 FM (头脑风暴,分类,合并)
- 3.列出可能的效应 FE
- 4.根据严重程度打分S
- 5.列出可能的原因 FC
- 6.对发生频率打分O
- 7.列出当前的控制 (针对FM或FC)
- 8.对侦测度打分D
- 9.计算风险优先系数
- 10.利用风险优先系数决定高风险的失效模式
- 11.计划如何降低或杜绝与高风险失效模式相关的风险。
- 12.重新计算风险优先系数,以反映针对失效模式而采取之行动的作用。
严重程度打分: 分数和对应的失效可能产生的危害
- 10 伤及顾客或员工
- 9 是非法
- 8使产品或服务不适合使用 (丧失全部功能)
- 7 导致顾客极度不满
- 6 导致丧失部分功能
- 5导致功能失效,可能引起顾客抱怨
- 4 导致轻微的功能失效
- 3 导致一些小毛病,但可以解决,不影响功能
- 2毛病不被发现,但对功能有轻微影响
- 1毛病不被发现,对功能没有影响
发生频数打分:
(不可)侦测度:
根据以上三个评分,计算“风险优先系数SOD”,项目leader根据实际情况,判断需要评估的SOD门槛。(新版FMEA更新了计算逻辑)
参考下图的过程流程图:

实际领导PFMEA讨论,预计3-4次会议,每次时长1-2小时
- 第一次会议:评审OR绘制过程流程图,评审FMEA程序
- 第二次会议:评审信息、启动FMEA
- 第三次,第四次:完成FMEA、分配任务
几点备注:
- 课件针对的是PFMEA
- 要团队一起做FMEA,要通过讨论做FMEA,leader通过正确的提问,获得关键信息,并引导讨论。
- FMEA是DMAIC的A – analysis分析阶段的工具,是完成“聚焦”的工具。 之前的define和measure是定性和定量问题的过程(明确是什么问题,问题如何量化描述)。 FMEA工具,是在流程分解的基础上,分析每一步的失效模式、原因、量化排序、聚焦关键控制过程。
- 张鑫老师的助讲环节,介绍了工作中的一个案例,针对涂层刀具的报废率偏高的问题,先做“分层、聚焦”,失效刀具有哪几种,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然后在针对重要的失效类型,展开分析每一步操作流程的FMEA,不错。
- 实战一下:我现在做OCA,比如产品贴合有气泡,如何分层,如何用FMEA分析根原因?
- 2024年参加一个Agile项目,组织讨论客户的process,和大家讨论“过程流程图”时,直接先列出所有的step,再完成FMEA其他部分。
2022-11-26 &11-27 重听黑带课程的“第20讲 根原因分析 FMEA”,更新本文
2024-6-16 重读ppt,更新本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