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班,做了一天的实验,时间没有被浪费,所谓“忙碌又充实”,但是总感觉这么忙碌的一天没有给我足够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有所失望,所以有了本文的思考。
说到忙碌又充实的生活,我就想起了高中时代,学校的规矩是将每年优秀学生的姓名和照片张贴到光荣榜上,另外还要求学生附上一句自己最喜欢的励志名言。记得别人写得言简意赅,我却有些不好意思又坚定的写了《平凡的世界》中的一句话。
只有在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感到充实。——路遥
这句话能反映我高中时期的学习氛围,当年只知道努力努力再努力,充实得度过每一天,所以用这句话提醒自己,要主动接受沉重的学习压力,享受充实的时间。虽然当时无法体会走出农村走进城市的人生意义,幸好当年坚持下来了。
上大学之后,尤其是读博期间,每天看文献做实验,从早晨七八点折腾到晚上九十点,周六还要加班一天。我甚至记得有好几次在实验室坐着或者在校园内骑自行车的时候,突然清醒过来,几乎记不清过去几天都做了什么,忘记时间是怎么流过去的,感觉嗖地一下过去了好几天,真有大梦一场的感觉。现在回想这一段忙碌充实但没有与之匹配成果的经历,我像一只迷路的鹿,东冲西撞得寻找出路。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安慰自己,并不能给自己换来一个满意的博士毕业成绩和美好前程。读博时立志高远,毕业时略有狼狈,有苦劳却真的是没有继续投身科研圈的成果。
博士毕业前两年,好像是因为失恋才开始多读书(真是讽刺啊),渐渐体会到“积极主动”的更多层次(论积极主动),从最初级的强调努力的过程到现在更倾向于有价值的结果,从行动到思维,从术到道,我对生活和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努力忙碌的过程及其带来的充实感是最初级的积极主动,关注有价值的结果才是更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指南。
最近刚读完的《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一书强调了“交付有价值的工作”是核心生产力,而要“交付有价值的工作”,要从“议题度:问题的解决必要性”和“解答质:问题可以被解决的难易程度”两个角度选择,就像下图所示。

很多充实的工作,其实只是低议题度和高解答质的工作,这种工作很容易让我们获得即时的充实感,但长远看却没有足够大的价值让我们骄傲,即没有长期的成就感;而要想获得更持久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我们就应该选择更高议题度的工作,但是议题度高也需要匹配我们的解答能力,所谓“跳一跳,够得着”,否则立志高远却处处碰壁只会带来无尽的痛苦。
这一理论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也是很有指导意义。
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推动自己不断进步的议题度和解答质水平,进而指导自己选择好的工作内容。不要选择简单重复(高解答质低议题度)的工作内容(当然要避免陷入眼高手低的境地,很多实验不自己做几遍,就不会发现其中的细节问题),适当提高工作的议题度是提高工作成就感和满足感的重要方法。
对于管理者来说,选择工作内容的一个方法就是合理的委派工作,委派的一个前提又是招聘合格的下属以便胜任分配的工作,这样领导者通过委派工作给下属以解放自己的时间从而去做更多高议题度的事情。
工作本身不是意义,完成不同级别的工作任务才产生不同程度的工作意义,低议题度工作带来的充实感不值得提倡;主动选择合适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尽量提高自己的工作议题度,最大化我们的优势,技能交付有价值的成果,这样才更有意义。
最近读到farnamstreet上的一篇介绍“速度velocity和速率speed”的文章(Understanding Speed and Velocity: Saying “NO” to the Non-Essential),其实和我这儿要阐述的“过程和结果”非常类似,速度与方向有关,进而涉及到我们的人生方向;速率却只是强调过程。所以原地转圈(重复性劳动)的速率可以很大,但是速度却不会一直提高。
最近在读《原则》这本书第一部分,作者从更高的层次回顾自己的人生,同样谈到了“过程和结果”的问题:
尽管我在几十年前就实现了自己曾经以为最难以企及的梦想。但直到今天我还在苦拼。我逐渐认识到,成功的满足感并不来自于实现目标,而是来自努力奋斗。
达里奥并非认为过程比目标更重要,而是强调人生是不断追求新目标的过程,一个目标实现了,一开始我们会感到快乐,但是过不了多久,就需要继续为别的东西奋斗。
总而言之,过程和结果之间存在马克思教导我们的辩证关系。生活的每一天都在过程中,而过程并不孤立存在,而是为达到特定的目标/结果而存在。
看过一些图书强调追求过程的重要性,也看过一些图书强调结果导向的重要性,两者都没错,而是需要共同存在的。
2017.10.24 publish, 2017.10.27 update,
2018.3.23 更新farnamstreetblog文章
2018.3.28 更新过程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工作本身不是意义,我们选择合适的工作内容,选择合适的工作方式,完成与我们的优点和技能匹配的工作岗位等才更有意义。”
生活,才是意义和目的,工作可能是占了80%的时间,但是生活是更重要的20%
没有谁是更重要的,对于你我来说,都是一样重要的才对。 甚至说复杂一些,不同阶段,会有重要性的变化。
不赞同,你慢慢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