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目标管理的两个原则,如何设置目标,OKR的概念,如何设定目标,如何设定关键结果,如何使用四象限表格进行每周复盘,四象限的内容,案例分享,等。
如果不符合序言提到的两条目标管理的原则,员工就变成了纯粹的执行者,不考虑工作的目标,不在乎是否解决真正的问题。 工作中很普遍,做领导要注意,作为下属更要主动思考。
OKR是一种标准化的目标管理方法,通过设定有挑战性的目标和里程碑性的关键结果,推动目标的达成。
一起讨论制定OKR,使用四象限表格进行每周工作判断。
本书介绍的是企业中的OKR实践,其实我最想了解的是个人应该如何使用,特别是和GTD联系起来,OKR对应于《搞定3》中的”摆正视角”的特定高度的视角。
后续再重读,补充思考,加强实践,读书可不是为了单纯整理这个笔记。
序言和前言
序言和前言介绍了目标管理法和okr的理论,原则和注意事项,需要重读几遍,联系工作实际。图书正文是用案例和图表来阐述这些内容。
目标管理法的原理很简单,它基于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可以用乔治·巴顿的名言概括,“不要告诉下属具体怎么做,只要告诉他们你要什么,他们就会给你满意的结果”;第二个原则可以用那个时代一句惠普内部的宣传语概括,“用关键结果衡量工作绩效”,即如果基础的商业问题没有解决,不论实现多少产品功能,团队整体的绩效一定会大打折扣。*第一个原则是在说如何调动团队的积极性,第二个原则是在讲怎样评估工作绩效。
遗憾的是,大多数团队在运营管理中没有使用这两个原则。多数管理者都会按季度规划一些项目或者产品功能,然后一股脑儿塞给产品运营团队,告诉他们不用质疑,按照计划执行准没错。团队成员没有准确理解这些规划背后的用意,就按照“命令”落实计划,完成编码、测试和其他运营工作,虽然有时候会产生质疑,但并没有办法反馈。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团队做的事情并没有解决最核心的商业问题,考核成员就是看完成了多少上司布置的任务。
我使用的管理方法由三个步骤组成:
首先,设置有挑战、可衡量的阶段性目标。
其次,确保你和你的团队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不要被其他事情干扰。
最后,把握节奏,所有成员一直明确需要努力达成的目标,并相互支持、相互鼓励。
OKR的几个提醒
O表示目标(Objective),KR表示关键结果(Key Results)。目标就是你想做什么事情(比如,上线一款游戏),关键结果就是如何确认你做到了这件事(比如,一天2.5万下载量或一天5万美元收入)。按照年度、季度设置OKR都可以,但一定要关联上公司的愿景使命。
有挑战的目标能激发团队的斗志,明确的关键结果又会让大家觉得这不是空谈。如果你发现一起床就有做事的激情,说明你设置了一个好的目标;如果你看到关键结果时有点担心,那这个关键结果的设置就是恰当的。
每周进行事务优先级评估,提醒自己是否已经完成了目标。
作为管理者,你要清楚地知道哪些人推一推会有更高的产出,哪些人实际执行情况会出现问题。每周对员工进行跟踪回顾,会让每个人更准确地预测自己的产出。
把握节奏:每周一都公布一下团队OKR相关任务的优先级别是很有效的。只有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明确了各自的职责,目标才有可能完成。周五大家再为取得的成果庆祝一番。如此不断地“承担职责—庆祝成果”,能够让团队每周都保持高效。
不要被金苹果诱惑:希腊神话,阿塔兰忒的故事。
设置好目标,所有人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做好执行工作,一周结束时庆祝取得的成绩,这样的团队会令人惊叹并聚焦成长;这样的习惯,也能保证团队不会被金苹果诱惑。
第一章 确定目标,确保团队聚焦到重要目标上
本章概述:公司的宗旨是“让爱喝茶的人喝上好茶”,最初的策略是直接供应茶叶给餐厅,但是市场开拓遇到了困难,要想快速获得销售额避免公司倒闭,需要将目标客户从餐厅改为餐厅供应商。汉娜从餐厅供应商那儿拿到了大部分订单,而共同创始人杰克不太认同这种“调整或转型”,更注重产品品质,认为有违公司宗旨,未来会变成平庸的茶叶供应商。
团队合作出了问题,两位创始人对公司愿景的具体路线出现了分歧。
两人向天使投资人吉姆请教,吉姆从英特尔的故事指导如何确认公司愿景即目标O,如何把最近困扰公司的事情设置为季度的关键结果即KR。
两人的目标一致,杰克接受安娜的执行调整,即向餐厅供应商提供产品,但通过KR的设置,保证不仅考虑赚钱,不能丢失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如何确定目标和愿景:英特尔的“换一个CEO”思考方式
吉姆:从那以后,英特尔内部遇到不好做的决策,都会用“换个首席执行官”的思路去想办法。可见,没有过往经历和个人情绪的影响,可能更容易做出正确的决定。
第二章讨论关键结果,复盘OKR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本章概述:汉娜和杰克确定OKR之后,为什么一个季度之后,一个关键结果也没有完成。大家各自负责自己的部分,但汉娜为系统不完善而疲于奔命时,杰克并没有放弃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去参加品鉴会,没有做好订单系统。因为没有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公司丢失了一位大客户。
开始设定的OKR内容:
砍掉和关键结果无关的业务,确定最重要的事情:汉娜认为,品鉴会不应该继续参加,这是纯粹的浪费时间!应该把精力放在餐厅供应商上。
重视产品质量:这是和公司目标与使命相关联的,杰克强调产品质量。而从餐厅转到餐厅供应商,也并不违背这个目标,但杰克和几个员工一直是有抵触,没有真正聚焦于此。
害群之马:程序员一通忙碌却没有解决真正着急的问题,而是去做绣花针的事情(响应快0.5秒,输入框自动跳转等)。为了让自己变得很重要,故意把代码写得很复杂,很难理解。所以汉娜找到新的技术主管之后,马上炒掉该程序员。
让所有人承担自己的责任:承担好自己的角色,杰克并没有真正重视自己的责任,并没有根据OKR调整自己的工作重心,还是延续之前的规划,联系餐厅,参加品鉴会等。所以说,公司在一个季度内没有达成设定的KR,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显得)很忙碌,但是并没有聚焦最重要的事情上,重要的事情没有在截止日期前完成。客户直接要用的订单系统迟迟没有做好,导致客户丢失。包括安娜作为CEO,却一直陷入救火之中,比如因为系统不好用,自己手动录入系统。
吉姆:让杰克承担好自己的角色。都是你要说得别人耳朵都起茧了他们才能真正听进去。
吉姆队汉娜说:你也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作为首席执行官,你的职责是设定目标,要直接明确地和团队成员沟通,那样做才是个称职的首席执行官。”
OKR没有达到预期的原因:一次性设置太多的目标和关键结果,不够聚焦;没有每周工作盘点,没有一起讨论,后续建议使用2*2表格(四象限)进行盘点。
拉斐尔答复道:“你们把OKR用错了,你们居然设定了5个目标,连自己都记不全,你的团队怎么可能完全记住?何况你们设定了那么多目标,每周的盘点会议都会无休无止!”
当年帮助克林顿赢得总统竞选,让詹姆斯·卡维尔最头疼的事情就是避免克林顿的政策演讲变得死板。每次克林顿上台的时候都想大谈教育、外交、能源等,恨不得把所有事情都说一遍。卡维尔说:‘一次说太多,就和什么都没说一样。’你也知道最后克林顿把重点只放在经济政策上的效果,OKR也应该这样。
为什么要每周盘点:“你们不能指望目标设定好之后顺其自然地就能完成,团队要齐心协力地不断往前推进。这就需要盘点。如果你们有一个框架来指导每周的会议,那么这个会议才能发挥实际意义。”
如何使用四象限图进行工作盘点。
本周关键任务 (三个p1,两个p2) | 目标和关键结果(最多三个) |
---|---|
未来四周的推进计划 | 状态指标metric(只写三个) |
目标和关键结果:每个关键结果对应一个信心指数,初始信心指数都是50%,即5/10,有一半的概率完成,每周复盘信心的增减。“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会令人沮丧,有难度的目标才是振奋人心的。”
状态指标:聚焦最重要的指标,不要面面俱到,所有事情就都很重要那就没有意义了。然后用红黄绿表示不同的状态。
本周任务:三个p1是必须做的, 两个p2是应该做的。“多做事情不一定有用,只需要让大家在正确的事情上下功夫就好。”
推进计划:列出未来四周的工作,保证我们都在同一个频道上,方便后续的跨部门协作。
拉斐尔回答说:“OKR是用来推进事情的,我们先集中精力聚焦到一件事情上,才不至于浅尝辄止。这些状态指标也很重要,我们持续关注就行,如果所有事情都一样重要那就没有意义了。”
团队成员一起讨论,重新制定OKR
汉娜说道:“所以这个季度我们要做些改变,
第一,我们只确定一个公司层面的目标。无论成败与否,我们需要聚焦在这一件事情上,即提升我们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第二,我们会根据公司的目标给每个部门制定出关键结果。
第三,我们给每个关键结果附加一个信心指数。一开始我们假设有50%的把握实现这个结果,毕竟这些目标都是有挑战性的。
最重要的是,在每周的例会上,我们都要盘点我们的OKR,看看我们为实现OKR做了哪些事情。每周用不到10分钟的时间来更新这个图表,
团队一起努力才有意义,所以我们要一起制定目标,一起帮团队找出关键结果,这才是真正的OKR。这是我们大家的公司,我们共进退!”
讨论设定的okr
目标:向餐厅供应商证明我们所提供的优质茶叶的价值。
关键结果1:客户重复订购率达到85%。(5/10)
关键结果2:20%的重复订购客户能自助完成重复订购。(5/10)
关键结果3:完成25万美元的交易额。(5/10)
本周重要工作
P1:和TLM Foods公司签订合约。
P1:完成订单系统的需求文档。
P1:三个销售候选人的面试。
P2:完成客服的岗位描述。
状态指数:
第三章 评估OKR实施成果
每周一讨论计划,每个人都承担自己的责任,每周五定期进行OKR盘点,沟通进展。
如果关键结果都完成了,那就应该提供难度,让目标更有挑战性。
如果员工和目标的关系不大,就考虑辞掉,未来需要时再招聘,这也是聚焦的体现之一。
第四章 影响目标达成的关键因素
无法达成目标的5个关键因素:
- 目标的优先级排序,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 缺乏沟通,团队对目标的理解不一致不到位。 所以要一起制定OKR,每周更新计划和复盘,保证每个人都清晰理解自己的职责,并主动承担自己的职责。
- 没有做好计划,只有目标没有计划。计划是推动执行的里程碑和具体的任务。
- 没有把时间花在紧急的事情上。从重要-紧急矩阵的角度思考,避免疲于奔命。
- 轻易放弃。最初实践OKR失败很正常,需要不断尝试和优化。
有句老话说:“如果所有事情都同等重要,就意味着它们也同等不重要。”
设定一个单一的目标,用三个关键结果来衡量它,这样尽管其他事情会让你分心,但你依然可以聚焦在重要的事情上,并可能获得不错的成果。
重要的事通常不紧急,紧急的事通常不重要。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应该怎么做:选择最重要的目标,所有人理解到位,设定清晰的里程碑,不断趋近。
企业要先明确自己的使命。 个人也要明确自己的使命,这就是《搞定3》中强调的摆正视角的观点。
使命让你保持正确的方向,OKR给你明确的里程碑,让你更专注。
OKR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标准化的目标管理方法。目标用来明确方向,关键结果则用来量化目标,使团队和个人聚焦在一个有挑战性的目标上。目标设定的是一段时间的目标,通常为一个季度;关键结果用来判定到期时目标是否达成。
设定目标,不要把把关键结果视为目标,目标和使命相关,更抽象,每个人从自己的职责再做细化。
关键结果,则需要更具体,可量化,能给出“是否”达成的判断。
OKR是自上而下关联的。
OKR不是KPI,要有挑战性,不怕失败,从而充分激发团队的潜能。
本周关注的任务:列出3~4件最重要的事情,只有本周完成了这几件事情,团队的目标才能向前推进;明确这些事情的优先级。
未来四周的计划:有哪些事情需要其他团队成员做好准备或支持,都列在这个象限里。
OKR当前的状态:如果你设定的信心指数是5/10,那目前完成的概率是更高了还是更低了,团队一起讨论一下原因。
状态指标:挑出两个影响目标达成的其他因素,团队需要额外关注,比如客户关系、团队状态、系统状况等。当这些地方发生意外时,马上讨论找出应对方案,确保OKR不受影响。
第五章 OKR使用的六大场景
略
周报中如何使用OKR
OKR与年度评估
使用OKR的最终建议
很多团队的痛苦源自缺乏聚焦,什么事情都想做。
2018-8 从《见识》一书看到本方法,直接网上找了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没有读原文。两年后从kindle阅读本书。
2021-8-23 序言前言,第一章
2021-8-25 早晨地铁读完第二章 从drafts上转到mweb继续更新读书笔记,方便插图。晚上地铁重读,整理完读书笔记。把这个思路放到我的todoist中。
2021-8-26 早晨地铁读完剩下的3456章节,强调如何在公司中从上而下推行OKR
2021-8-26 晚上地铁简单梳理,发布。后续看一下之前梳理的网上读书笔记,再把okr用到todoist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