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关键词:竞争优势,技能,人脉,经历
大约两三年前开始读了一部分,记得主要是读完了第二章“竞争优势”。工作了几年重读本书,发现这本书更有指导意义了,后面借用这本书的框架分析一下我的竞争优势。
这本书的英文名更能体现这本书的核心立意,《The Start-up of You》,每个人都是一个创业公司,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如何确定和培养我们的竞争优势(第二章), 确定自己的职业路线(第三章),如何培养技能,如何经营人际关系,从人际圈中获得信息并综合;如何理性的看待风险。
本书第一章介绍了新时代的变化,比如公司寿命变短,每个人需要更主动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第二章介绍了竞争优势的三个方面,然后强调兼顾三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第三章介绍ABZ职业规划,即当下工作,备选工作和应急选择,我们需要从现在考虑这些计划。
第四五七章介绍的是如何搭建和经营人际关系(毕竟作者是LinkedIn老板)
第六章介绍如何面对风险。
第一章 世界是动态、不确定的
个人越来越不需要依附于一个企业而存在,以前是公司负责培养员工并让员工一直在这个岗位工作到退休,现在个人有更多的主动性和自我计划,可以独立于公司计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而且也应该如此。
因为社会变化越来越快,很少有人自始至终都在一个公司工作,因为我们的职场寿命很可能超过企业寿命。
每个人都是一个创业公司,至少要有创业意识,时刻关注生活中的问题,问题就是商机(精益思维),比如Netflix 创始人从自己的经历中看到DVD租赁的市场痛点。
第二章 职业优势之三块拼图
你的竞争优势是由三种各不相同且不断变化的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你的资产、你的追求(价值观),市场现实即你的综合能力在竞争市场的供求状况。
- 资产:包括技能,人脉,经历,个人形象,甚至朋友圈,博客文章等。
- 个人追求和价值观:一个人的处事态度(attitude)
- 社会现实:社会的需求,没有需求的技能是没有意义的
竞争优势的三个方面要有协同效应,才能赋予一个人最强的竞争优势。
技能:自己会玩魔方没有价值,分享给别人怎么玩,就有了价值,至少经营了人脉,扩展了未来的可能性。
前几天朋友说自己要考司法证书,给我讲他的原因,就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解释,(1)首先作为非法律专业的人,自己有能力考下来,学习方法,时间管理都不是问题,(2),略(3)法律方向是自己的一个晋升方向,而且与财务方向相比法律高端人才更稀缺,社会需求旺盛。
学着从这三个角度考虑职业规划,比如我过几年是否换工作,如果是,想要实现这种转变,现在需要有意识学习什么技能,培养哪些人脉关系。(至少把B计划准备着,避免不确定的社会的风险)
市场需求和个人兴趣之间可能存在妥协: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
除了增强自己的技能,也可以考虑选择一个竞争压力小的山头,换言之,不做凤尾而选择做鸡头,在局部领域内发挥自己的优势。【当然有些人做鸡头容易骄傲,就要考虑活在凤尾环境中,督促进步】
在另外一篇文章[如果你还年轻,如何思考未来?这是我看到的最佳建议,没有之一],提到选择工作的三个思考角度:兴趣、社会需要和社会认可。和本书的观点很接近。
Q: what to work on?
A: I think the best way to pick what you want to do is to find the intersection of what you’re good at, what you enjoy, what the world needs, and what the world values 我认为,选择你想做的工作最好的方法是找到三者的交集:你擅长的,你喜欢的,世界需要的并且有价值的。【2】
第三章 未来规划/ABZ规划
ABZ规划
A计划:当前正在从事的工作
B计划:备选工作, 即使A计划很顺利,也要有B计划的准备,应对不确定和快速的世界变化。从兼职和免费的贡献做起。【斜杠青年,新技能】
Z计划:应急计划和救生圈,作为A和B计划的最终保险,应对小概率事件。
作者提出几点建议:
- 持续学习,持续进步,新技能,新学习机会
- 多实践,多尝试, 只说不做假把式
- 从小的赌注开始,不要刚开始就All in
-
- 如果不知道应该怎么选择,就选择“创造最大价值,产生更多选择”的选择。 【观点相同:面對人生中的兩難,該如何做出抉擇? – 大人學】
- 增强自己的个人资本,而不是依附于企业的头衔,比如突出个人特色(技能,博客,优势),而不是某某公司部长。【突出通用技能,放之四海都能用的技能】
我的自我分析
我的竞争优势:
- 资产
- 技能:主要是强调软技能,包括快速学习能力,主动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时间管理等
- 人脉:比较欠缺,
- 经历:读书尤其是读博经历,民企和外企工作经历,
- 价值观:个人态度上积极主动,不愤青,追求“可以改变的”,致力于作出贡献(不论是人际关系还是工作)
- 社会需求: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
第4/5章 搭建和经营人际关系
平时有意识的建立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机遇总是在充分准备之后出现
人际关系也是一种个人资产,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可以带来高质量的信息。
聊天时,询问有价值的问题,进行高质量的沟通,
第6章 如何看待风险(摘抄)
-
- 风险与机遇同在!
- 你其实不应该规避风险 ,如果你不冒无谓之险 ,就很难获得竞争优势 。
- 风险具有动态性,同时也有度的问题
- 进化赋予了我们祖先过高估计风险的本能,还有就是负面倾向
- 大部分人对风险估计都会过高 。作为人类 ,我们内心都想避免风险 。我们逐渐养成了这种习惯 ,因为在我们的祖先看来 ,错过捕食者 (危险 )的迹象而付出的代价远远超过错过食物 (机遇 )的迹象所付出的代价
- 木棍 (危险 )总是比胡萝卜 (机遇 )能更快地引起我们的注意 。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况叫作负面倾向 (Negativity bias) 。它总是时不时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
- 想要生活盛大精彩 、充满活力 ,你必须努力克服这种负面倾向 。
- 风险与机遇同在!
参考资料,和本书相关的读书笔记等:
-
- linkedin创始人教你职业规划
- 读书:至关重要的关系 别人的一篇读书笔记
- 杀不死的让你更强大:物理思维下的风险管理,介绍的是个人风险管理,和本书的一个观点相同,即小的风险让我们更强大,完全避免风险就更脆弱,也就是反脆弱 观念
2018.10.25 done
2018.11.14 update 自我分析
2018.11.18 补充后半部分的人际关系和风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