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3-27 接前面的两篇学习笔记,简单记录剪裁这一部分的内容,细节就不放了。
通过功能分析和因果链分析,发现某些组件对应的关键缺点(过量,不足,有害的功能),或者某些组件功能正常但是成本过高;此时就可以进行剪裁,去掉相应的组件,得到剪裁模型,转化问题,解决剪裁之后的新问题。所以剪裁也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工具。
剪裁规则ABC:
- 对象剪裁掉,载体也可以一起剪裁掉
- 对象自己能够完成,载体可以剪裁掉
- 从超系统或系统中找到其他组件可以执行有用功能,载体可以剪裁掉。
如何选择剪裁的组件
功能分析的价值分析,看组件在性能/成本的那个象限,组件本身缺点比较大,或者成本比较高,等等。
有用功能的再分配
组件的有用功能分配给谁,比如和组件有作用的组件,有接触的组件,有类似功能的组件,等等。
剪裁的步骤
功能分析–>组件价值分析–>选择要裁剪的组件,确定有用功能–>剪裁原则ABC–>剪裁模型–>剪裁问题
剪裁的强大威力
- 剪裁是一个转化问题的工具,将一个问题转换成另外一个问题。
- 降低系统复杂性(减少组件数量),降低成本
- 剪裁是强大的专利规避方法
剪裁与专利规避
目前专利:ABCD
新专利:ABCD,ABCDE,都会侵权
新专利:ABC 不会侵权,但是会缺乏组件D的有用功能,这就是一个剪裁模型。
新专利:ABCE,注意E和D不能等同,否则会侵权;如何找到不同于D的E,这就是“功能导向搜索”
新专利:EFGH,使用因果链,解决不同的缺点,使用不同的实现路径,实现相同的目标。 这是最具有创新性的方法。
剪裁可以用于专利规避,但是很难;更有效的办法是功能导向搜索。
2022-3-27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