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背”了两个月前写的博文的观点——见理性:购物欲望的控制 – Zero,——准备写完这篇文章,就去苹果官网买港上市几天的Airpods Pro耳机了。
具体写为什么决定买Airpods pro之前,先补充两句庄子关于“欲望”的评论,所谓“大道至简”,把“道”弄清楚了,凡事就好办了。
“嗜欲深者天机浅 嗜欲浅者天机深”
嗜欲深者天机浅。此语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文是:“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我最早见到它是在《曾国藩冰谏评注》里。
所谓嗜欲深者是指欲望过高过大,深陷欲海之中不能自拔的人。那什么是“天机”呢?是人的智慧与灵性,也引申为人的机缘与福报。“夫得者困,可以为得乎?”
庄子认为:“夫得者困,可以为得乎?”想要得到什么反被这所得而困,这能算有所得吗?一个人,只有从声色繁华中超脱出来宁静沉思,才能具有大智慧。当人沉醉于财色名食睡等享受时,个人的判断力就会受影响,甚至失去智慧的心。贪声色、贪权贵、贪钱财,正是祸害生命的开始。
古语云:嗜欲深者天机浅!
我理解的理性消费,关键就是回答(1)购买的根本动机和目的是什么,是否只是低级欲望(比如攀比,比如只是想买买买)?(2)自己的真正需求是什么,购买的东西是否满足该需求,并且有较高的性价比(和当下的自己匹配)。
目前看,把这两个问题回答清楚,大概率就不会瞎花钱,尤其是瞎花大钱。
Asia Efficiency有一篇文章提到一个问题: 每个月额外给你五千元,只能用于“节约时间或提高幸福感”的东西,你会选择什么?
当然实际每个月拿出多少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判断,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筛选“购物车”的方法。
Let’s do a thought exercise for a moment. Imagine you had an extra $5,000 every month to spend. This is money you can spend without blinking an eye because you already paid for your mortgage, car, utilities and kids’ supplies.
There’s just one limitation: you can only spend it on something that would help you save time or make you happier.
How I Spend $5,000 a Month to Win Back Time and Make Me Happier
所以理性消费的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1)要么节省了自己的时间,从而做将时间用于更重要的事情上,比如有钱人会定期找人做家庭卫生,夫妻下班比较晚可能会雇佣专门来家里做晚饭的保姆,比如买个扫地机器人节省自己的扫地时间(可惜机器人还有些弱),等等等等;(2)提供幸福感,当然这个很主观的幸福感是什么,又是因人而异,但大前提还是避免低级趣味和低级欲望;比如买kindle看书,重复利用零碎时间又能获得精神食粮。
第二个问题是,自己是否真的有需求,避免因为攀比买买买,比如农村年轻人互相攀比买苹果手机,却只用来聊微信刷支付宝打游戏,那就浪费了大好的系统优势。关于需求就不展开说了。
换个角度讲,消费观背后就是一个人对时间、精力和金钱(三种核心资源)的观念。
切入今天的正题(我还想抓紧写完快去下单啊)——为什么要买Airpods Pro?
写下自己的答案,过两年等我换完24期分期,看看是否做了正确的决定(回馈分析法),是否自己打脸了。
Airpod2 Pro对我来说,最核心的几点功能:
- 便携性, 这是我现在的QC25不具备的,经常想用降噪耳机,但是又太麻烦而放弃。
- 降噪功能,不然我早就买airpod普通款了,没有降噪几乎就失去了一半价值,而且airpods的开关降噪又极为方便。
- 和iphone系统深度集成,操作方便。
对我来说,Airpods pro的价值是更充分的利用更零碎的时间段。
这就回答了我的一个关键问题:我2017年10月花了1747元买的Bose QC25有线降噪耳机怎么办?为什么不继续使用?
QC25主要在对应于“整块时间”的上下班地铁上和班车上,适合长期戴着耳机听英语或者看书。但是对于更零碎的时间,就很麻烦了。
很多更零碎的时间,不方便用传统的耳机,AirPods这种“便携性”就优势巨大。比如自己在厨房做饭的时候,开着油烟机听音响听不清,带着有线又太不方便。比如早晚骑自行车往返地铁站,很多时间我都是因为太麻烦而不打开QC25了。
另外我也曾想过买QC 35II等头戴式降噪耳机,但是(1)头戴式耳机只能冬天用,(2)使用时间几乎和我现在的QC25重叠,只适用于大块的时间段;(3)头戴耳机太高调了。所以完全放弃。
20191031 home,就这样了,下单去!